2025年9月國慶前夕,“戰馬全能小將系列賽事”進入籌備尾聲。這場涵蓋棒壘球、馬術等五大項目的青少年體育盛會,聯合中國壘球協會、中國馬術協會等多家國家級及地方體育機構深度合作。作為華彬響應體育消費擴容政策的實踐,賽事更成為戰略新品“戰馬小將”營養素飲料觸達市場的核心場景。而這一“賽事+產品”的布局,本質是華彬在紅牛商標糾紛持續發酵、成人能量飲料市場競爭白熱化的現實危機下,發起的戰略突圍。
華彬與泰國天絲圍繞紅牛的商標權紛爭,歷經八年拉鋸已進入深水區,盡管華彬曾以“50年協議”為由提起訴訟,但核心訴求始終未獲司法支撐,其生產銷售紅牛產品的合法性持續存在爭議,對業務的沖擊已從法律層面深度傳導至市場根基,成為推動戰馬小將戰略落地的直接動因。
連鎖反應直接體現在市場份額的斷崖式下滑。2022年一季度,華彬紅牛仍以49.99%的市占率穩居行業第一,而到2024年三季度,其市占率已跌至33.43%,被東鵬特飲(36.94%)超越跌至第二。渠道層面的流失更為致命,永輝、沃爾瑪、京東等主流商超已全面替換為天絲紅牛產品,華彬紅牛僅能在京客隆等少數渠道維持銷售,終端網點較巔峰時期減少超30萬個。更嚴峻的是,長期依賴紅牛的華彬面臨"品牌空心化"危機——巔峰時期紅牛貢獻了集團超90%的快消營收,而2024年華彬紅牛銷售額已從230億元峰值跌至210.9億元,增長動能完全喪失。
為應對紅牛可能退出后的市場空白,華彬2017年推出的成人能量飲料"戰馬"未能承擔起替代重任。這款被內部寄予"第二個紅牛"厚望的產品,因定位模糊陷入同質化競爭,2024年三季度市占率僅0.65%,排名行業第八,銷售額與紅牛相差兩個量級。成人線的疲軟證明,在東鵬特飲以43.02%銷售量占比主導市場的紅海格局下,后發品牌難以突破。紅牛糾紛的持續失血與戰馬成人版的遇冷,共同將華彬推向了必須開辟新賽道的臨界點。
華彬選擇兒童功能飲料賽道推出戰馬小將,并非盲目跟風,而是基于市場結構性空白與自身資源稟賦的理性決策,其差異化優勢體現在需求適配、產品設計與資源復用三個維度。
當前兒童功能飲料市場呈現"需求升級但供給不足"的藍海特征。2024年中國能量飲料市場規模已達1600億元,但針對兒童的細分產品存在明顯短板。長期以來,這片賽道要么是傳統乳飲、果汁的“甜味主導”,要么是成人功能飲料的“降配版”,真正契合青少年需求的“0糖+精準營養”產品極為稀缺。對比東鵬補水啦、伊利QQ星,戰馬小將以“多營養素+場景多元”形成差異化,填補了市場空白。
在產品設計上,戰馬小將構建了三重競爭壁壘:配方端采糖工藝規避齲齒與肥胖風險,添加的維生素B族、鋅元素及膳食纖維精準對應青少年骨骼發育、免疫力提升等核心需求,成分含量均符合中國營養學會推薦標準;場景端突破傳統兒童飲料“單一功能”局限,覆蓋運動后補水、學習疲勞緩解、家庭聚餐等多元場景,適配青少年全生活周期需求;表達端延續賽事國潮基因,采用青龍、白虎等神獸元素包裝,兼顧青少年審美與家長對傳統文化的認同。這種設計既避開了成人能量飲料的刺激成分爭議,又超越了傳統兒童飲品的功能單一性。
華彬積累的渠道資源為新品落地提供支撐。依托運營紅牛時期構建的覆蓋31個省市的終端網絡,戰馬小將可重點滲透三類核心場景:賽事合作學校周邊的便利店、親子活動密集的商業綜合體、電商平臺"兒童健康專區"。盡管目前尚未公開具體鋪貨數據,但參考紅牛在便利店系統的強滲透力,戰馬小將有望快速實現終端可見性,降低市場導入成本。
戰馬小將的推出,對華彬而言是關乎生存與發展的系統性布局,其價值遠超單一產品的市場嘗試,體現在短期風險抵御與長期生態構建的雙重維度。
短期層面,該產品承擔著"品牌安全墊"的核心功能。作為華彬100%自主可控的品牌,戰馬小將從根源上規避了商標權屬糾紛,與戰馬成人版、華彬紅牛形成"全齡段功能飲品矩陣"。這種布局能有效緩沖紅牛業務萎縮帶來的沖擊——即便華彬紅牛市占率持續下滑,兒童賽道的增量也能部分彌補營收缺口,為集團爭取戰略調整時間。更重要的是,通過切入全新賽道,華彬可逐步稀釋對單一品牌的依賴度,擺脫"為他人做嫁衣"的被動局面。
長期層面,戰馬小將承載著華彬定義新賽道、打造自主IP的野心。當前兒童功能飲料缺乏統一行業標準,產品多參照成人標準簡化而成,戰馬小將的0糖配方與精準營養設計,有望成為品類創新范本。而"賽事IP+產品"的聯動模式更具生態潛力:賽事通過五年運營已形成一定品牌認知,未來可從體育延伸至文旅、教育領域,構建"賽事引流-產品轉化-品牌沉淀"的閉環,為華彬打造脫離紅牛光環的自主IP奠定基礎。
從行業視角看,這一布局也為傳統快消企業提供了轉型參考。當核心品牌遭遇不可控風險時,與其在紅海市場與頭部品牌死磕,不如深耕未被滿足的細分需求。華彬借助紅牛運營積累的渠道、營銷經驗,結合兒童飲品的健康趨勢,通過賽事IP實現場景賦能,這種"資源復用+需求適配+模式創新"的路徑,為同類企業提供了可借鑒的突圍框架。
盡管戰略邏輯清晰,但戰馬小將的破局仍面臨多重挑戰:兒童飲品市場對安全性要求極高,家長對"功能"二字的顧慮需要長期科普消解;終端定價高于傳統兒童乳飲,價格接受度需市場檢驗;三四線城市渠道滲透與品牌認知培育仍需時間。
紅牛糾紛的倒逼已讓華彬具備"背水一戰"的戰略決心;兒童功能飲料的藍海屬性與健康需求趨勢形成剛性支撐;賽事IP的權威背書與人群精準性為品牌滲透提供高效路徑。隨著國慶賽事的落地與后續運營的深化,戰馬小將若能持續強化差異化優勢、構建消費者信任,有望在3-5年內成長為兒童功能飲料賽道的領軍品牌。
對華彬而言,“戰馬小將”承載著華彬破局的希望,這場突圍戰的核心意義已超越單一產品的成敗——它是集團從"依賴外部品牌"到"打造自主核心資產"的關鍵轉型,更是檢驗其能否從"渠道驅動"轉向"產品與IP雙輪驅動"的試金石。